八旗汉军相关论文
八旗汉军——满语称“乌真超哈”,即装备火器作战的重装步兵。作为八旗满、蒙、汉三大组成部分中最后完成的拼图,编成于清太宗崇德......
北镇满族的祭祀活动种类、方式十分复杂,贫富有别、地区有别、家族有别、新满族与旧满族有别、八旗满族与八旗汉军也有区别。满族......
顺治十四年(1657年),孙可望降清,获义王爵位。康熙时,清廷取消孙氏家族异姓王爵位,准其降等承袭,并将其家族编入八旗汉军,承管两个......
在清军统一中原的战争中,顺治朝编入八旗汉军的中原汉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相关满汉文献的分析与总结,发现中原汉官......
八旗制度是建国以来备受学者关注的一个重要论题,而作为八旗组织三足之一的八旗汉军,自改革开放以来也成为国内学者所研究和争论的一......
清代八旗是多民族群体,因而八旗内共存女真、蒙古、汉族等多元文化。该多元文化的融合,逐渐形成八旗文化。八旗文化的形成过程,相......
<正>呼兰,亦写作"霍伦"、"胡兰"、"湖兰",因呼兰河而得名,由于女作家萧红及其名作《呼兰河传》而名闻海内外。在清代,呼兰不仅是黑......
四、入旗改旗和抬旗 入旗与汉人投充满洲或满洲契买民人入旗为奴而编为满洲佐领下人者不同。这里所说的入旗,系指明末清初的降清......
<正> 皇太极在位近二十年期间,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就是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的建立。这不仅解决了大量内附的蒙古人和汉人的组织形式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孙守朋博士的《汉军旗人官员与清代政治研究》一书,从八旗研究来讲,选题恰当,见解独到,特殊论断,资料翔实,是一部难得的开拓作品。......
读清史、近代史以及其他书刊,时常见到满族人的名字。有些与汉族人的名字一样,如崇厚、志锐等,但好像只有名而没有姓。有些名字则......
<正> 众所周知,清代八旗按照皇帝与宗室王公的分别领有而分为上三旗与下五旗,如果再进一步提及上三旗与下五旗所包括的旗分,通常的......
<正> 清代满族贵族作为少数民族君临天下,虑及本民族长期安危之计,在婚姻政策方面像在其他政策方面一样,采取了种种措施。然而,满......
雍正帝在其执政后期,以八旗汉军为中心进行旗务改革。为贯彻改革意图,李禧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被提拔为三旗都统。雍正帝驾崩后,改革......
<正> 八旗制度是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清朝的重要制度。对八旗制度的研究,有助于对满族社会和清王朝的认识。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
八旗蒙古兵是绥远驻防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呼和浩特民族关系史中极具特色。本文以翔实的史料为依据 ,对绥远城八旗蒙古的由来、驻......
<正> 过去,清史和满族史的研究工作者中,有不少人认为满族的兴起、统一各部以及取得对全中国的最高统治权,都是由于满族先世女真人......
清朝满汉文化的矛盾与融合过程,其最典型时期约有150年,即从天命到乾隆中期。八旗汉军不仅是这种矛盾斗争的产物,也是汉人满族化的......
八旗制度是清代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创建八旗制度,到天聪九年(1635年)清太宗皇太极编设八......
<正> 八旗制度是满族社会的一种重要制度,旗地是满族特有的土地占有形式,八旗制度的盛衰与旗地的兴废有密切关系。本文拟就这个问......
<正> 我国是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统一国家,她是数千年来我国历史上形成的人们共同体。我们注意到以前历史学家和民族学家在民族关系......
<正> 八旗汉军是清代八旗组织中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八旗汉军问题,国内讨论还不多,并有一些歧异的看法。本文旨在对汉军发展......
<正>三、清前史研究若干重大问题建国40多年来,就整体清史研究的成就而言,可以用数字来显示。据统计,截止到1989年,已经出版清史著......
<正> 一、清代后妃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清代后妃制度是随着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的发展而确立和健全起来的。早在一五八三年夏天,清太祖努......
孟乔芳是八旗名臣,入关前参与征战、办理案件;入关后经略陕甘。因建立殊勋,获得世袭佐领,其家族成为重要的八旗世家。其子孙依靠祖荫拥......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滕绍箴副研究员新著《清代八旗子弟》一书,已由中国华侨出版公司于1989年12月出版。过去研究八旗者,多从......
清代沈阳甘氏家族祖籍江西,明初因战争迁居辽东沈阳地区,成为世袭卫所军官。后金崛起后,甘氏族人一部被编入八旗汉军,一部分保留民......